卡帕多奇亞 CAPPADOCIA (世界文化遺產UNESCO)

卡帕多奇亞 CAPPADOCIA (世界文化遺產UNESCO)

卡帕多奇亞簡介     走在光禿多沙的卡帕多奇亞,唯一的感想是:自然的力量勝過一切。岩石像波浪一樣,潔白平亮一波一波不卷向何方,隨著陽光的變換,浪濤從白而粉紅而暗紫;傲然聳向天際的煙囪石,像是載著黑帽的仙人部隊,有獨行的精靈,更多是兩三人一組……自然在卡帕多奇亞留下種神奇的調皮傑作。

這一片奇石怪岩之起,姑且不論舊石器時代的先祖們,如何在火山余盡中生存,從西元前一千二百年起,西壹人、腓尼基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突厥人,在石上岩間,鑿出一段一段的人種交會、文化匯流的歷史。

數百萬年前,卡帕多奇亞東西面兩座火山:Erciyes及Hasan大爆發,火山灰泥涵蓋了整片卡帕多奇亞地區,岩漿冷卻後,人類的足跡就跟著踏上這塊土地,考古證明早在西元三千五百年前,住在這裏的人們就有了女神崇拜、精巧的珠寶及陶瓷手藝。古老人類看到的卡帕多起亞和我們現在所見的已經大不相同了,風化及雨水的沖刷刻出大地線條,軟土泥沙流逝,緊硬的玄武岩及石灰岩突兀地挺立,或形成山谷,或磨出平滑潔白的石頭波浪,更留下傳奇的仙人煙囪,以及基督徒利用高岩、巨石避難的洞穴社區。

人類在這片土地上活動的貢獻和自然一樣遠大。卡帕多奇亞最明確的歷史是西元前一千二百年,西壹人在火山怪人石區首先建立了強大的帝國,卡帕多奇亞自此陸續出現在各頁歷史中,東西文明在此衝擊,但不同的文化沒有被淹沒,反而深化彼此,這種成績就和自然的力量同樣神奇。

繼腓尼基人自歐洲跨海而來後,波斯人正式給它“美麗的馬鄉”——Cappadocia之名,因為這裏進貢最健壯的馬和金、銀藝匠;消滅波斯的亞歷山大大帝和他的屬下,將“美麗的馬鄉”勢力擴張北至黑海、西到幼發拉底河,希臘化文明因此主宰整個地區,希臘人也大量移民至此。

基督教從萌芽起卡帕多奇亞就是最虔誠之地,不但有多位聖徒、聖者出身此地,教堂、修道院、隱士修行所佈滿整個區域,先知施洗者約翰等人更在此留下足跡,即使是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人在十一世紀佔領安納托利亞高原後,這兩大宗教、先來後到的住民們和平相處,教堂和清真寺相鄰,回教徒甚至只是加建個尖塔,就把教堂當清真寺用,基督徒們也沒有意見。

那是一個和平共存、共同抵禦外敵的時代,也是豐富卡帕多奇亞文化最深的時代。強悍的阿拉伯人入侵,讓基督徒和回教徒一起利用奇岩怪石,鑿出洞穴住家、洞穴教會,一大片巨石甚至就是一個洞穴社區,巨石內錯綜複雜,廳室無數,最大洞穴社區可容納高達六百人。雖然現在只有很少數貧困的吉普賽人仍住在某些洞穴中,但手腳並用攀爬上巨石社區,想像洞穴社區的生活景象,也是卡帕多奇亞的賣點之一。

洞穴社區易守難攻,地下城更是歎為觀止,不知從何時起,卡帕多奇亞人所有地上的活動,包括飼養牲畜、釀酒、生活、教育,全都轉進地下,而抵禦阿拉伯軍隊的基督徒更巧妙地利用地下城:窄而複雜的通道只容一人進或出,垂直開口的通氣孔、循環系統可以讓最底層和最上層的空氣一樣清新,而利用杠杆原理推動的兩噸重大圓石門,更是地下最堅固的堡壘……地下城許許多多不解的秘密讓它成為卡帕多奇亞的另一個傳奇。

隨著奧斯曼帝國的強大,伊斯蘭教勢力勝過基督教,但卡帕多奇亞的基督徒仍然享有宗教自由,直到1924年,希臘、土耳其交換住民們,基督徒撤出卡帕多奇亞,但留在卡帕多起亞的教堂、修道院、具有地中海門飾窗雕的住宅,依然是當地人刻意保留的美麗資產。

位於安納托利亞高原中央的卡帕多奇亞,東到凱瑟利(Kayseri),西到阿克薩萊伊(Aksaray)、南到尼第(Nigde)、北到哈裘倍克塔修(Hacibeknas),廣達二萬平方公里,就觀光價值來說,由奈夫夏(Nevsehir)、葛雷美(Goreme)及厄古普(Urgup)構成的三角地帶,區內最重要的兩處地形美景及宗教重區,一是葛雷美露天博物館,一是濟爾維戶外博物館,在前者可見洞穴教堂,後者則是綿延的奇岩山谷、仙人煙囪等。

厄古普

      位於特曼尼山丘(Temenii Hill)下的厄古普(Urgup),舊名叫Osiana,早在亞歷山大帝時代就出現在地圖上,彼此就沒從地圖上消失過。

除了四周圍繞的岩石奇景、豐富的特產品帶來絡繹的商旅,厄古普更在歷任市長的帶領下,以集體建設的方式,讓卡帕多奇亞的美景順利轉化成觀光資源,而突厥奧斯曼時代,更是大力建設此地,所以厄古普現在是奈夫斯夏省(Nevsehir)最富有,也是景觀最豐富的城市之一。

厄古普人很早就從洞穴遷到平原居住,現在只有少數貧困的吉普賽人仍住在洞穴中,但只要你有機會爬上特米尼山丘,就能遇見和善的他們,他們可能會向你要幾塊美金,但一定不吝於邀請你們到屋內參觀,能為他們照張像就更好了。

位於特曼尼山丘上的富豪住宅遺跡、墓墳仍可見,這裏也是看整個被奇妙景觀包圍的厄古普最好的角度;想見識讓厄古普美名遠播的秘密嗎?Kizilcukur是最好的答案,落日時分,當夕陽照在兩根似乎永無止盡地眺望遠方的仙人煙囪岩時,心裏突然會唱起“望君早歸”。 歐塔希沙在一片白屋群間,兀自挺立著一塊巨大的岩石——歐塔希沙城(Ortahisar Kale),當然,這也是一巨型洞穴社區,意義就如同烏奇夏一般,是基督徒的避難所。

歐塔希沙城不像烏奇夏城,而是平頭式的龐大石塊由於崩落之故,每一個穴居的開口都已完全洞開,想必過去的歐塔希沙城應該比現在狀觀得多。登頂後可以望見整個葛勒梅鎮,城下的小鎮有多座教堂,其中一座名字是葡萄教堂(Uzumlu),可見釀酒是這裏最重要的經濟活動,其他還包括織地毯等。 烏奇夏想看最典型的洞穴社區,來烏奇夏(Uchisar)看烏奇夏城(Uchisar Kale)最清楚不過了。

所謂的烏奇夏是“第三個堡壘”的意思,另二個則是厄古普(Urgup)及歐塔希沙(Ortahisar),但以烏奇夏的地險最顯著,除了它挺立在一片平原之外,數個圓椎型的相連巨岩形成的龐大社區,從這個巨岩上數不清的洞口可知,據說在外敵入侵時,平時就在洞穴社區存水糧的居民,可以躲上數月不必外出。

離烏奇夏不遠的“鴿子穀”(Pigeon Valley)也是一個自然奇景,在一個峽谷地兩旁,有數不清的大小鴿子洞,鴿子對卡帕多奇亞穴居居民來說,不但有傳說的意義,也是營養及肥料的來源,所以在洞穴社區內或附近,都可發現大量的鴿子洞,但像從鴿子穀這樣規模的鴿子洞穀卻是卡帕多起亞地區絕無僅有的。

烏奇夏另一個欣賞卡帕多起亞地形之美的地點在巴肯山谷(Maccan Valley),和紅穀(Red Valley)同樣壯觀。

 

巴夏倍
在阿凡諾(Avanos)市中央留過一條“紅川”,這條土耳其最長的內陸河,富含鐵質,所以從紅川取出的土壤非常適合做陶器,而造就了卡帕多奇亞的陶瓷小鎮阿凡諾。阿凡諾有許多陶瓷工作室,不但可參觀他們的工廠,看看美術人員描繪花紋,如何利用西壹帝國傳承至今的古法制胚,更有龐大的展示間讓你慢慢可以採購。不少工作室從鄂圖曼時代起就供應皇室所需,至今仍是名廠名牌,只要購買任何一隻作品,就會附上證明書,增加價值,工作室的人員更不吝惜介紹數萬台幣一隻的裝飾陶器。

       在濟爾維旁的巴夏倍(Pasbag)有著全卡帕多奇亞最美、最可愛的仙人煙囪岩(Fairy chimney),這裏除了是卡帕多奇亞的最高處外,玄武岩的仙人煙囪岩全是多頭式、載尖帽的,非常特別,傳說精靈就住在這些煙囪岩內,所以才會有仙人煙囪岩的名稱。

高聳入天的仙人頭像下,一樣是開洞的住居及教堂其中一個三頭式的煙囪岩在西元五世紀時還是一個僧侶的隱修所,至今還保留得很完整,而要看穴居一族現代篇這裏還有一位老先生,仍住在一根煙囪岩中,他並不拒絕你爬上梯子,隨意到家中看他如何利用洞穴生活。

離巴夏倍不遠的“愛情穀”(A-sk Vadisi)則有最令人發噓的煙囪岩,這裏的環境並不羅曼蒂克,一樣的塵土矮木,而是那一根根挺立的煙囪岩,就像服了威而鋼似地筆直,卡帕多起亞的導遊說,每回到這裏,女遊客的笑聲都比男遊客大,說也奇怪,那似乎是事實,因為眼前所見實在令人捧腹。

阿凡諾
在阿凡諾(Avanos)市中央留過一條“紅川”,這條土耳其最長的內陸河,富含鐵質,所以從紅川取出的土壤非常適合做陶器,而造就了卡帕多起亞的陶瓷小鎮阿凡諾。

阿凡諾有許多陶瓷工作室,不但可參觀他們的工廠,看看美術人員描繪花紋,如何利用西壹帝國傳承至今的古法制胚,更有龐大的展示間讓你慢慢可以採購。不少工作室從奧斯曼時代起就供應皇室所需,至今仍是名廠名牌,只要購買任何一隻作品,就會附上證明書,增加價值,工作室的人員更不吝惜介紹數萬台幣一隻的裝飾陶器。

濟爾維
      站在濟爾維戶外博物館(Zelve Acik Have Muze-si)不知邊際何處的怪石谷地中,真的可以體會大自然的神奇,想像一下風吹雨刷如何將火山熔岩大地,切割出山谷、波浪石及仙人煙囪;大自然進行了上百萬年,之後還會再繼續,“美麗的馬鄉”每天更改容顏,真是不可思議。

根據卡帕多奇亞土生土長的導遊的說法,卡帕多起亞各種不同造型的仙人煙囪、美麗的自然景觀,全都集中在濟爾維戶外博物館了。有白色、粉紅圓椎型的小頭胖身仙人煙囪,也有戴黑帽、穿黑衣的白臉仙人煙囪,而由三個谷地形成的戶外博物館,則是以綿延數公里的橫斷面,由高而低、由遠而近,讓人像身處岩浪,岩海中。

幾乎濟爾維戶外博物館所有的岩石都有開口,或大或小,有的是住家,有的是教堂,更多是基督徒的避難所當然在這些洞穴社區的更上方(岩石的最高處)還有鴿子洞,是非常完整的卡帕多奇亞人的生活縮影;若有卡帕多起亞本地的導遊帶路,可以在這裏做半天的健行,走過高低落差數百公尺的斜坡,登上最高的平頂,再落下谷地,爬進洞穴教堂,看在禁止偶像崇拜的時代,基督徒如何用幾乎圖型代表聖父、聖子、聖靈,你也可以走進洞穴廚房,看洞穴一族的石磨、儲藏糧食的儲藏穴、火爐及餐廳。

在基督徒廢棄的洞穴則由回教徒接手,一處有著十字架結構教堂、回教尖塔的清真寺,依然完好,提醒那一段不同種族、宗教和平共存的美好時代。

走完健行路段,回到公路,還有一段傳奇故事,環顧四周,有數塊突出的石頭,在卡帕多奇亞導遊的解說下就像一對男女相遇、相戀、生子、相愛的情景,尤其以他們騎坐在駱駝最神似了,認出來了嗎?

 

地下城
由於岩山的崩落,原本是歷史小城的恰烏辛幾乎在數十年前就廢村,而移到現在的公路旁,但恰烏辛教堂(Cavusin Kilise)遺跡還是吸引驛絡的觀光客,因為它的天井壁畫依然亮澤無比,紅、白、綠、褐的著色,細緻而鮮豔,教人無法相信那已是數百年前的作品。
葛雷美
葛雷美的意思是“讓你看不到”(You cannot see here),能讓阿拉伯人看不到躲在洞穴社區中的基督徒,靠的是在巨石中挖出教堂、住居和牲口飼養的洞穴社區,形成共居、共同生活的文化。在基督教歷史上,葛勒梅的地位更崇高,因為基督門徒聖保羅認為葛勒梅的環境適合訓練傳教士,所以選擇葛勒梅設立神學院,於是葛勒梅在四世紀至九世紀間成了亞細亞的信仰中心,露天博物館(Goreme Acik H-
ava Muzesi)裏的洞穴教堂保全了完整的宗教壁畫,為葛勒梅的堅定信仰做了最好的見證。存在露天博物館的教堂約莫有三十座,全是九世紀後,躲避阿拉伯的基督徒鑿開硬岩,以十字形式、圓拱蓋教堂,畫上的壁畫更是藝術傑作。在九處開放的教堂中,有的壁畫是以線條及幾何象徵圖案來崇敬上帝,如芭芭拉教堂(The Barbara Church),也有如托卡利教堂(The Fokali Chruch),不但是露天博物館內最大的教堂,更有神情最傳神的壁畫,藍底紅線條及白色的運用,教人歎為觀止。不論是那一座教堂的那一幅壁畫,都是一段聖經故事,如基督的童年、被釘十字架、復活最後晚餐及最後審判等,要不就是聖徒的畫像,其中伊拉尼教堂(The yilanli Church)的故事最讓參觀者印象深刻。在伊拉尼教堂一進門的右手邊,有一幅怪畫像,一位裸體白胡老翁,卻有著女性的胸部,原來那是傳說中的埃及聖女Onouphrios,由於長得太美,不斷遭到男人的騷擾,讓她無法專心修道,於是她每天向聖母祈禱最後終於神跡發生了,上天讓她的面容變成他,Onouphrios的虔誠讓她被晉封為聖。葛雷美露天博物館的面積相當大,夏天時日照可能使溫度達攝氏40度,所以走在博物館內要注意防曬及補充水分。

         從何時起,何人開始挖掘地下城已經不可考了,比較可靠的考古證據也只說明自西壹文化時期起,地下城就開始有了雛形,但什麼目的不可知,地質因素應該是原因之一,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緊硬的石灰岩,很容易挖開於是保持均溫的地下穴居應該也是一種不錯的居住型態。

卡帕多奇亞的地下城不像“穴居”這麼簡單了,而是複雜的生活機制,其中隱含的神秘及未解的謎語,有許多值得深入探討之處,比如說,建立一座容納五、六千人生活的地下城,是用多少人力挖鑿出來的?挖出來的土堆如何丟棄?地下城的廚房並不多,而且又該如何在不被敵人偵得地點的情形下烹煮?排彙物又怎麼在地下兩、三個月的時間中處理掉,不致引起流行病?由於第一層的高度都在160至170公分間,是不是依生活在此的居民的平均值設定的,而長期生活在地下空間中,他們又是如何適應的?

空氣循環系統是最顯見的設計,垂直而建的通氣孔深達70至80公尺,提供地下四萬平方公里的空間所需,還可讓高達九層的地下城,最底及最上層保持攝氏13至15度的均溫,也因此每一個地下城都很適合釀酒,更不怕惡劣的氣候。

抵禦阿拉伯軍隊的基督徒更巧妙地利用地下城:窄而複雜的通道只容一人進或出,利用杠杆原理推動的兩噸重大圓石門,更是地下最堅固的堡壘……地下城處處有玄機。

地下城大概在八世紀後就漸漸荒廢了,直到本世紀才——被發現,目前可知的有三十六座,而每一座可參觀的部份是全城的20%至40%左右而已,以最有趣、卡帕多奇亞第二大的地下城——德林古優地下城(Derinkuyu yeralti Sehri)為例,共有八層,預計約有三至五千人避難於此,大圓石門的設計完整可見,公社生活的種種痕跡清楚可見,是體驗地下生活最好的地下城。

恰烏辛
由於岩山的崩落,原本是歷史小城的恰烏辛幾乎在數十年前就廢村,而移到現在的公路旁,但恰烏辛教堂(Cavusin Kilise)遺跡還是吸引驛絡的觀光客,因為它的天井壁畫依然亮澤無比,紅、白、綠、褐的著色,細緻而鮮豔,教人無法相信那已是數百年前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