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里埃内/米利都城/狄迪姆三古城 PRIENE/DIDIM/MILETUS
普里埃內(Priene)
普里埃內是古希臘時代的重要城市之一,位於小亞細亞半島。修建於西元前4世紀的普里埃內以前是一座海岸城市,後來由於泥沙淤積,遠離了海岸。
位於今天土耳其境內,距離艾丁城67公里,距離另一座歷史名城米利都只有25公里。它坐落在愛琴海海岸的山坡上,距離海平面380米,可以俯視附近的所有海面,地勢險要。由於附近的梅恩德河帶來了大量的泥沙,致使海岸線向前推進,目前普里埃內的遺址距離海岸16公里。
城牆和街道
普里埃內是典型的雅典愛奧尼克式城市。全城建築在山坡上的四個臺地上,被厚達2米的城牆包圍,城牆上有用於瞭望和射箭的塔樓。城內有縱橫垂直的街道,把整個城市分割為數十個正方形的區域。這是因為整座城市的規劃和修建都是在不長的時間內完成的,因此沒有做太多規劃,就形成了網格狀佈局。全城位於海邊的陡坡上,最大高度差90多米,因此街道多呈階梯狀。
全城擁有東西走向的寬街7條,寬度為6英尺,南北走向的街道15條,寬度為4英尺。
主要建築
城中的山坡上有德米特神廟,另外有希臘式的中心廣場,用於召開公民會議和進行貿易活動。城中還有雅典娜神廟和競技場。其餘地區為居民區。全城高低錯落有致,十分壯觀。
居民區
被街道分割出的方塊區域就是居民區。每個方塊又被分割成兩行八列的條狀區域,每個區域是一戶人家。每戶人家週邊砌有高牆。中間有庭院,用於採光和通風。庭院盡頭是居住的房屋,房屋都是邁錫尼風格的廟宇形態建築。庭院的側翼是用於飼養動物的棚圈以及用於加工小工藝品的作坊。當地人的傢俱陳列很簡單,每件傢俱都可以用作不同功能。
中心廣場
普里埃內擁有希臘式的廣場(Agora)。廣場位於城市中間,用於進行集會、宗教活動和貿易活動等。廣場兩側是長條形的柱廊(Stoa),長達125米,用於儲存貨物以及避暑。廣場週邊分佈有各種神廟以及魚肉市場。
建成
曾經普里埃內所在地是河流下游的一個沉降濕地,土壤肥沃,森林資源豐富,且地勢險要。西元前10世紀,希臘人某部(估計是米利都人)開始在附近殖民,建立了早期的據點。西元前7世紀的地震摧毀了這些據點,到西元前6世紀,希臘人開始在當地重建家園,西元前5世紀,人們移居到海邊的山坡上。普里埃內開始形成。
城邦
西元前4世紀,普里埃內成為一個城邦國家,並且加入了愛奧尼克聯盟。它的疆域除了米利都海灣南部和梅恩德河三角洲以外,還包括附近的一些土地,大抵是夾在底比斯和米利都之間。
繁榮
西元前350年,波斯帝國的一位總監決定在這座地勢險要的山上建立屬於波斯的城市。波斯的摩索拉斯王同意在當地建城市,並且要形成一個永久性的深水港。但是直到亞歷山大大帝率領馬其頓人佔領了這裡之後,建設才真正開始。亞歷山大大帝親自監督修城,並且請了當時最好的建築師修建雅典娜神廟。普裏埃內建成後,成為了附近的經濟文化中心之一,並且是最重要的交通中心,是地中海東岸的一顆明珠。此後的5個世紀,普里埃內都非常繁榮,常住人口達到4000以上。
衰敗
西元2世紀,這裡的泥沙淤積已經非常嚴重。因此人們不得不放棄了這個曾經被譽為“永久深水港”的港口。從此,普里埃內的人口大量下降,之後變成一個無足輕重的小村落。12世紀後普里埃內被土耳其人佔據,並被人稱作“力士參孫之城”。1204年,一個當地富豪宣稱自己是城主,但很快被尼西亞帝國佔領。之後普里埃內轉手給拜占庭,但是人口持續減少,經濟衰敗。13世紀廢棄。
考古發現
19世紀,人們開始對普里埃內進行考古發掘。古城保存得比較完好,花崗岩的建築幾乎完整保存。由於普里埃內是典型的愛奧尼克式城市,對古希臘以及羅馬、歐洲的城市發展研究有重要的意義,因此這裡成為了重要的考古中心。
米利都城(Miletus)
希波丹姆(Hippodamus)在歷史上被譽為“城市規劃之父”。他的規劃思想,在米利都城建設工作中完整地得到體現。米利都城三面臨海,四周築城牆,城市路網採用棋盤式。兩條主要垂直大街從城市中心通過。中心開敞式空間呈 “L” 形,有多個廣場。市場以及城市中心位於三個港灣的附近,將城市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北部街坊面積較小,南部街坊面積較大。最大街坊的面積亦僅30×52米。
城市中心劃分為4個功能區。其東北及西南為宗教區,其北與南為商業區,其東南為主要公共建築區。城市用地的選擇適合於港口運輸與商業貿易要求。城市南北兩個廣場呈現一種前所未有的嶄新的面貌,是一個規整的長方形。周圍有敞廊,至少有3個周邊設置商店用房。
古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祥地,西元前5世紀,古希臘經歷了奴隸制的民主政體,形成一系列城邦國家。在該時期,城市佈局上出現以方格網的道路系統為骨架,以城市廣場為中心的“希波丹姆模式”。該模式充分體現了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和市民民主文化的要求,在米利都城得到了最為完整的體現,在其他城市中則局部性出現了這樣的佈局,比如雅典。
狄迪姆(Didyma)
土耳其西南部濱臨愛琴海的地方有個漂亮的小鎮叫狄迪姆(Didyma),當你一進入這個海濱小鎮,便會看到一個宏偉的碑柱直插雲霄,碑柱矗立之處便是著名的阿波羅神廟。阿波羅(Apollo)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掌管音樂、詩歌和預言。同時,阿波羅也是古希臘神化中月亮女神阿耳忒彌斯(Artemis)的孿生兄妹,而所在小鎮狄迪姆即取自孿生之意。
阿波羅神廟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是愛奧尼亞柱式建築風格的代表作,而且是古代最大的雙柱式的神廟。由於神廟底下有神泉流淌,並且以預言大師阿波羅的名字命名,古代的許多阿波羅的信仰者為預測他們的未來曾千里迢迢從各地來到這裏,而今天的世人來此一遊也會感歎不盡:但願阿波羅保佑我們的未來!
據說阿波羅神廟是米勒圖斯(Miletus,靠近狄迪姆北約20公里的古鎮)的一位叫布朗考斯(Branchos)的年輕人所修造的。阿波羅曾收布朗考斯為弟子,教授預言的秘訣,並派他守護神聖的月桂樹(在古希臘、羅馬月桂樹作成飾冠表示勝利和榮耀)。布朗考斯在看護月桂樹的地方修了一座神廟,並和他的繼承者一直成為廟的守護者。所以神廟曾經以布朗考斯的名字命名,後來為紀念阿波羅,改為阿波羅神廟。
據考古,對阿波羅的信仰要追溯到西元前2000年的狄迪姆,而神廟可能建於西元前7世紀。西元6世紀時,神廟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重要的神學中心,考古還發現神廟中有呂底亞國國王和古埃及法老贈送的禮物。那時在修建神廟時還在米勒圖斯和神廟之間修了一條長24公里、寬6米的神道,道路兩側豎立了神廟廟徒和獅子的雕像。每年的春天為紀念阿波羅都要舉行慶典活動。慶典遊行隊伍從米勒圖斯開始沿神道走向阿波羅神廟,遊行持續4天,晚上休息。遊行者邊走邊唱讚美詩。遊行隊伍到達神廟時即舉行一個盛大的儀式,在神廟前方以太陽神阿波羅的名義舉行露天的體育競技比賽。
西元前494年,米勒圖斯城因戰爭被波斯人燒毀,阿波羅神廟也隨之被毀。西元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趕走波斯人,並開始重建神廟。神廟的重建斷斷續續進行了六百年,新神廟較原先的規模更大,長118米,寬60米。修廟用的大理石取自愛琴海海邊石場,其中在神廟的門廊前有一塊整塊的大理石重達60噸。神廟修建得十分宏偉,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惟一一座全部用大理石修建的神廟。可惜的是,由於戰爭和地震的不斷破壞,這座廟一直沒有修建完。西元4世紀時,羅馬人開始在小亞西亞半島西部稱雄,基督教盛行。西元5世紀時,神廟被改成教堂,狄迪姆變成主教轄區。1493年,一場大地震徹底摧毀了狄迪姆城,而神廟未受大的破壞。直到18世紀,愛琴海海島上的居民遷移到狄迪姆城,該城才恢復往日的生機。